今天给大家分享编程c语言入门例题,其中也会对c语言入门编程题经典100例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。
简略信息一览:
- 1、10道经典的C语言例题(含参考程序)
- 2、C语言编程题:输入圆柱体的底圆半径和圆柱体的高,求出底面面积、表面积...
- 3、c语言程序设计例题
- 4、C语言中int型变量的有关例题和详细的解题步骤
- 5、c语言问题:n人围成一圈,顺序报数.从1到5,凡报到5的退出圈子,问最后剩...
- 6、c语言for循环例题
10道经典的C语言例题(含参考程序)
1、打印出所有的“水仙花数”,所谓“水仙花数”是指一个三位数,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。例如,153是一个“水仙花数”,因为153=1^3+5^3+3^3。
2、C语言中的for循环具有特定的语法结构,通常包括初始化声明、循环条件和更新表达式。其基本形式为:c for { // 循环体 } 本题中的for循环分析 在给出的例子中,我们使用了for循环来打印数字1到10。这里,`i`是循环控制变量,首先在for循环的初始化部分被设为1。
3、表示某年的2月视作上一年的114月来计算,例如2003年1月1日视作2002年的13月1日。计算结果时,确保应用取整和取余运算。以下是完整的程序代码示例,适用于VS2019环境。
4、楼上的太麻烦,这个问题的经典例题是猴子选大王。
C语言编程题:输入圆柱体的底圆半径和圆柱体的高,求出底面面积、表面积...
底面圆面积:%.2lf\n, circle_area);printf(圆柱体表面积:%.2lf\n, cylinder_surface_area);printf(圆柱体体积:%.2lf\n, cylinder_volume);return 0;} 这段代码首先读取用户输入的半径和高度。然后,它使用这些值来计算圆的周长、面积,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。最后,它输出这些结果。
则 $r$ 为所求;如果不满足,则检查求解过程是否有误。示例: 假设圆柱的表面积为 3143 平方米,高为 57 米。 代入方程 $pi r^{2} + 2pi r times 57 = 3143$。 使用计算器求解,得到 $r approx 00$ 米。通过以上步骤,即可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和高求出底面半径。
公式:底面积 = 半径 × 半径 × 圆周率。说明:直接利用圆的面积公式,其中圆周率π约等于14159。已知底面直径:步骤:首先,直径 ÷ 2 = 半径;然后,底面积 = 半径 × 半径 × 圆周率。说明:由于直径是半径的两倍,因此需要先求出半径,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。
解:设底圆周长为c,***,圆柱体表面积为S 圆柱体表面积S=两个底圆面积+侧面面积。
底面周长就是底面圆的周长。通过周长C=2πr,求出底面半径。通过半径求出底面面积S=πr的平方。
c语言程序设计例题
for(w=0 ;w=12 ;w++)解释:w(根据题意代表女***数),w从0遍历到12 printf里的“\t”表示Tab键的大空格(显示得好看一些)程序思路 很简单暴力枚举,因为男+女+小孩=36,那么男人可能是0~9个(4*9=36,所以最多9个男人),同理女人可能是0~12个(12*3=36)。
使用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三个整数。 使用scanf函数从键盘读取三个整数,并分别存储到a, b, c变量中。 通过一个if-else语句来比较这三个数,找出其中的最小值,并将其赋值给min变量。 使用printf函数输出最小值。
程序中已定义数组a[200],b[200];已定义变量:cnt。请勿改动数据文件IN.DAT中的任何数据及主函数main()、读函数readDat和写函数writeDat()的内容。
⑴ 用指针表示二维数组元素。要用指针处理二维数组,首先要解决从存储的角度对二维数组的认识问题。一个二维数组在计算机中存储时,是按行存储的,即先存储第一行的元素,再存储第二行的元素。当把每一行看作一个整体,即作为一个大的数组元素时,原来的二维数组也就变成一个一维数组了。
C语言中int型变量的有关例题和详细的解题步骤
1、首先,定义了两个整型变量fahr和celsius,用于存储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。接着,定义了三个整型变量lower、upper和step,分别表示循环的下限、上限和步长。下限lower设为0,上限upper设为300,步长step设为20。然后,通过while循环,判断fahr是否小于或等于upper,如果条件成立,则执行循环体内的代码。
2、具体步骤如下:这个表达式等价于x=x+n++。.因为他们初始值x=5,n=5;n++是先使用后增加,就是先用n=5和x相加。并且++运算符的优先级大于=运算符。x+=n++等价于x=x+n++,此时x=5+5++=10,而n在经过n++之后变成n=6。
3、首先,它是个赋值句X=的问题,i=j=16,k=32是逗号表达式,逗号表达式的值是由最后一个逗号表达式决定的,所以(i=4,j=16,k=32)的结果是k=3连起来就是X=k=32即k=3希望你理解了。
4、x的值为:32。下面是解题思路:本题考查逗号表达式的运用。x=(i=4,j=16,k=32)中的i=4,j=16,k=32构成一个逗号表达式,整个表达式的值取最后一项的值,即32,所以x的值为32。
c语言问题:n人围成一圈,顺序报数.从1到5,凡报到5的退出圈子,问最后剩...
C语言编程中,通过使用指针可以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:假设n个人围成一圈,从1到n依次编号。从编号为1的人开始,依次报数,凡报数为3的人退出圈子。编写一个程序,模拟这个过程,找出最后留在圈子里的人。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last,该函数接收一个整数n作为参数,表示人数。
n=1,1留,n=2,2留,n=3,2留,n=4,1留,5,4留。然后n大于等于6时,n=6,1留,n=7,4留,n=8,7留,…即留=3乘以(n除以3的余数)+1。
该题目中:if(*(p+i)!=0) k++;就是实现了,那些没有被淘汰的人(数组的对应元素值不为0)围成一个圈。但是,虽然被淘汰的人不再参与围成一个圈,但是,每次都要逐一判断这n人是否被淘汰,i就是用来记这个数的。
n个人围成一圈,按顺序编号,分别为.n。(你可以理解成每个人的座号)。然后1号开始,每人依次报号。
有M个人围成一圈,每人一个编号(1到M)。现在开始报数,报到第N个人就让他离开圈子。继续报数,再次报到第N个人就让他离开。依次类推,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。
用数组模拟这n个人,用num来记他们的报数。当num=0时表示数组对应下标的人退出圈子,循环,最后留下来的人的号数就是数组中不为零的下标。
c语言for循环例题
c include int main { int i;for { printf;} return 0;} 解释:for循环的基本结构 C语言中的for循环具有特定的语法结构,通常包括初始化声明、循环条件和更新表达式。其基本形式为:c for { // 循环体 } 本题中的for循环分析 在给出的例子中,我们使用了for循环来打印数字1到10。
答案是:B. 7 4 理由如下:第一个循环,整个循环体执行后,输出(x=)7,这个没有疑问,执行完循环,for(x=10;x3;x--)执行x--操作,此时x=6,满足x3条件,进入第二个循环。
在C语言中,for循环可以使用花括号来表示循环体的范围,但是在某些情况下,可以省略花括号,这种写法称为“单行循环”或者“空循环体”。
includestdio.h int main(){ int i,s=0;for (i=1;i=100;i++) s=s+i;printf(%d\n,s);system(pause);return 0;} 输出 5050 -- 1加到100的和 = (1+100) / 2 * 100 = 5050; 很容易手算得到结果 用来验证程序。
k=7;k++表示k在参与完这个运算之后进行自加1的操作。
关于编程c语言入门例题,以及c语言入门编程题经典100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